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共分5章,内容包括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概述、模式选择类的代表性软件Jammer Prefessional和Band in a Box、素材拼贴类的代表性软件ACID Music Studio、实时循环类的代表性软件FruitLoops Studio等。具体介绍了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的相关知识、常用的不同类别的计算机智能化软件的主要特点和应用领域及其基本流程和使用方法,以达到能够为不同的音乐类型及常见的音乐风格制作出适合的音乐的目的。
《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的内容主要适合艺术类音乐院校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教学的基本需要,也适合文史哲法类、经济管理类等选修的大学音乐艺术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智能化音乐制作的自动生成特性,对于缺乏音乐基础和乐理知识、不会乐器演奏的普通音乐爱好者,亦可作为自学用书。
《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可以满足72学时(教学36学时、上机36学时)的教学需要。
编辑推荐
《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有关音乐艺术类计算机小公共课程的要求编写的。全书由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概述,模式选择类的代表性软件Jammer Professional,Band in a Box,素材拼贴类的代表性软件ACIDMusic Studio,实时循环类的代表性软件Fruit Loops Studio共五章组成。
目录
第1章 智能化音乐制作概述
1.1 智能化基础概念
1.1.1 智能化基础概念
1.1.2 计算机的智能化处理
1.1.3 人工智能与音乐
1.2 智能化音乐制作
1.2.1 计算机音乐的基本概念
1.2.2 智能化音乐制作的类型与类别
1.2.3 典型的智能化音乐制作软件
1.2.4 《计算机智能化音乐制作》教学基本要求
习题
第2章 Jammer Prefessional
2.1 Jammer Pro 6概述
2.1.1 Jammer Pro 6简介
2.1.2 Jammer Pro 6自动编曲功能
2.1.3 Jammer Pro 6版本与安装
2.1.4 Jammer Pro参数设置
2.2 Jammer Pro 6的工作环境
2.2.1 Jammer Pro 6的工作环境简介
2.2.2 Jammer Pro 的文件操作
2.3 Jammer Pro的基本编辑方法
2.3.1 调号与拍号
2.3.2 乐曲结构标记
2.3.3 播放指针
2.3.4 设置编配范围
2.3.5 反复与录音的打点
2.3.6 小节编辑
2.3.7 乐句歌词
2.4 Jammer Pro 6的基本创编方式
2.4.1 基本创编流程与创编方式
2.4.2 全自动创编方式
2.4.3 半自动创编方式
2.4.4 全手动创编方式
2.4.5 混合式创编方式
2.4.6 主旋律创编方式
2.5 和弦编配
2.5.1 和弦的全自动编配
2.5.2 自动和弦
2.5.3 和弦的手动编配
2.5.4 演奏识别转换和弦
2.5.5 提取MIDI和弦
2.5.6 和弦编辑器
2.6 乐队风格
2.6.1 乐队风格的加载
2.6.2 乐队风格的类型和特点
2.6.3 乐队风格的小节编辑
2.6.4 鼓组风格的加载
2.6.5 小节的鼓组加花
2.7 风格编辑器
2.7.1 风格编辑器的概念
2.7.2 风格编辑器的编辑
2.8 风格构造器
2.8.1 编辑已有的乐队风格
2.8.2 以空白的乐队风格开始
2.8.3 从其他乐队风格中以作曲模式开始
2.8.4 从MIDI文件创建乐队风格
2.8.5 从MIDI文件中提取风格
2.9 音轨编辑
2.9.1 音轨界面
2.9.2 音轨类型
2.9.3 音轨属性
2.9.4 音轨模式
2.9.5 音轨操作
2.9.6 音轨录音
2.10 钢琴卷帘窗
2.10.1 钢琴卷帘窗的编辑对象
2.10.2 钢琴卷帘窗的主界面
2.10.3 钢琴卷帘窗的操作方法
2.11 乐曲设置
2.11.1 乐曲变调
2.11.2 乐曲变拍
2.11.3 乐曲变速
2.11.4 力度变化
2.12 乐曲导出与配唱
2.12.1 乐曲导出
2.12.2 音频配唱
2.13 乐谱打印
习题2.
第3章 BandinaBox
3.1 BandinaBox概述
3.1.1 BandinaBox自动编曲功能
3.1.2 BB的安装与设置
3.1.3 BB的系统设置
3.2 BandinaBox的工作环境
3.2.1 BandinaBox的主界面
3.2.2 BB界面的自定义
3.2.3 BB工具栏简介
3.2.4 BB的播放模式
3.3 Bandina:Box的文件管理
3.3.1 BB的文件管理
3.3.2 BB的常规编辑操作
3.4 Bandina.Box的基本工作流程
3.4.1 乐曲的全局设置
3.4.2 乐曲的风格选择
3.4.3 乐曲的和弦输入
3.4.4 乐曲的旋律声部
3.4.5 乐曲的试听调试
3.4.6 乐曲的发布输出
3.4.7 歌曲的人声向导
3.4.8 歌曲的配唱录音
3.4.9 歌曲的混缩输出
3.5 风格的选择与创编
3.5.1 BB风格概述
3.5.2 风格的选择
3.5.3 提取MI[)I风格
3.5.4 风格的混编
3.5.5 风格的编辑制作
3.6 和弦创编
3.6.1 BB和弦概述
3.6.2 创建和弦的5种方法
3.6.3 和弦的编辑
3.6.4 设置和弦的演奏模式
3.7 自动作曲模式
3.7.1 全自动作曲配器
3.7.2 旋律的自动生成
3.7.3 旋律加花的自动生成
3.7.4 和声的自动生成
3.7.5 华彩(Solo)的自动生成
3.7.6 吉他Solo的自动生成
3.7.7 前奏的自动生成
3.8 乐曲创作模式
3.8.1 创编规划
3.8.2 乐曲设置
3.8.3 乐曲结构
3.8.4 反复和结尾
3.8.5 乐曲跳转
3.8.6 声部的组织
3.8.7 声部音色变换
3.8.8 乐曲旋律的制作
3.8.9 拍号没置与变化
3.8.10 调号设置与变化
3.8 速度设置与变化
3.8.1 2音量设置与变化
3.8.1 3风格变化
3.9 钢琴卷帘窗
3.9.1 操作界面
3.9.2 输入音符
3.9.3 编辑音符
3.9.4 MII)I控制码
3.10 音频录制与混缩
3.10.1 音频声部
3.10.2 音频录制
3.10.3 播放音频
3.10.4 编辑音频
3.10.5 音频和声
3.10.6 音频插件
3.10.7 导出外部音序器
3.10.8 音频混缩
3.10.9 歌曲的CD发布
3.1l乐谱的编辑与打印
3.11 标准谱表
3.11.2 可编辑谱表
3.11.3 卷帘谱表
3.11.4 主奏谱表
3.11.5 打印分谱和总谱
习题3
第4章 ACIDMusicStudio
4.1 ACIDMusic.Studio概述
4.1.1 ACID软件概述
4.1.2 ACID的系统需求
4.2 ACID的工作环境
4.2.1 ACID的界面构成
4.2.2菜单工具栏
4.2.3 Loop音轨区
4.2.4 文件浏览器
4.2.5 调音台控制区
4.2.6 参数设置
4.3 ACIr)基本操作方法
4.3.1 Loops素材的拖曳
4.3.2 ACI[)的编辑命令
4.3.3 ACID包络线
4.3.4 ACI[)的切片器
4.4 ACD基本创编流程
4.4.1 乐曲规划
4.4.2 素材选择
4.4.3 素材加载与节奏映射
4.4.4 乐曲设置
4.4.5 音轨拼贴编辑
4.4.6 控制电子
4.4.7 录制演唱(演奏)
4.4.8.保存文件
4.4.9 生成音频
习题4
第5章 FruitLoopsStudio
5.1 FruitLoopsStudio概述
5.1.1 软件概述
5.1.2 基本设置
5.1.3 FLStudio主界面
5.1.4 教学示例
5.2 FL工作流程
5.2.1 FLStudio工作流程概要
5.2.2 概要流程的实例引导
5.3 FL的文件管理模式
5.3.1 乐曲规划与设计
5.3.2 FL文件的创建
5.3.3 FL文件的打开
5.4 浏览器
5.4.1 浏览器
5.4.2 配置附加资源
5.4.3 浏览器乐器音色
5.4.4 加载乐器音色
5.5 节拍音序器
5.5.1 节拍音序器
5.5.2 音轨配器
5.5.3 通道编辑
5.5.4 钢琴卷帘窗
5.5.5 钢琴卷帘窗编辑
5.5.6 通道设置
5.5.7 音轨过滤分组
5.6 混音台
5.6.1 FX效果器
5.6.2 动态录制效果器参数
5.6.3 效果参数调制
5.6.4 效果控制器
5.7 播放列表
5.7.1 播放列表窗
5.7.2 式样选择器
5.7.3 演奏列表的实时模式
5.8 F1的音频编辑处理
5.8.1 导入外部音频
5.8.2 导人多轨音频
5.8.3 音频测速
5.8.4 音频录音
5.8.5 音频编辑
5.8.6 为其他音频软件提供Loops
5.9 FL的MII)I编辑处理
5.9.1 MIDI端口与通道
5.9.2 MIDI音轨
5.9.3 MIDI通道设置
5.9.4 导入外部MIDI
5.9.5 录制MIDI音符
5.9.6 MIDI控制器
5.10FL的文件保存与发布
5.10.1 FL的文件保存
5.10.2 FL的文件发布
习题5
附录A 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B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
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
(节选)(2008年版)
序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各专业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包括大文科(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在内的各类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结合、交叉、渗透,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新学科的生长点。加强大文科类各类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是培养能够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大文科人才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培养跨学科、综合型的文科通才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指导大文科各类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工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制定了《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下面简称《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把大文科本科的计算机教学设置按专业门类分为文史哲法教类、经济管理类与艺术类3个系列,按教学层次分为计算机大公共课程、计算机小公共课程和计算机背景专业课程3-9-层次,按院校类型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与教学型3个类型。
第一层次的教学内容是文科某一系列各专业学生都应知应会的。教学内容由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和硬件平台)、微机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多媒体知识和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基础、Internet基本应用、电子政务基础、电子商务基础、网页设计基础、信息安全等16个模块构筑。这些内容可为文科学生在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向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并对基本保证文科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起着基础性与先导性的作用。
第二层次是在第一层次之上,为满足同一系列某些专业共同需要(包括与专业相结合而不是某个专业所特有的)而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其教学内容或者在深度上超过第一层次中某一相应模块,或者是拓展到第一层次中没有涉及的领域。这是满足大文科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需要的课程。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其专业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层次是使用计算机工具,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为依托而开设的为某一专业所特有的课程。这部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教改成果也越来越多。为了使大文科各专业人才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方面能更好地满足信息社会与文科专业本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各院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清华大学出版社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的《基本要求》中的课程体系的要求,组织编写了本套由文科计算机教指委立项的高校文科类专业“十一五”计算机规划教材。
文摘
第2章 Jammer Professional
2.1.2 Jammer Pro 6自动编曲功能
乐队风格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音乐风格。比如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是摇滚风格、流行风格、蓝草风格、布鲁斯风格、爵士风格、古典风格等。Jammer Pro自带了数百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使用时,Jammer Pro支持用户自创风格或提取其他乐曲的风格。
自动和弦的概念指用户只要自动生成或手动输入和弦标记,如C、Am、G7等,再设置伴奏的类型,软件便会根据和弦自动给出一个相应的伴奏织体。
Jammer Pro完成自动编曲的工作原理就是在上述风格和和弦的基础上,通过虚拟乐手、演奏模式、过渡与连奏、随机变化、变化概率等而产生千变万化的效能。这些内容最大化地体现了Jammer Pro全部效能的所在。
其中,虚拟乐手与演奏模式是Jammer Pro自动编曲的最小单位,也是自动化编曲的基础。
随机变化关联着从属于它的3个概念,即随机化、随机概率、随机配量。这3个概念几乎在所有的自动模块中都有体现。用户可以通过随机配量,决定某种风格或音型随机出现的概率,从而达到变换乐曲的目的。
作为一个自动伴奏的软件,其优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音乐创编的效率,节约创作和制作成本。同时,对编曲知识匮乏的用户,或专业音乐工作者都可以启迪思路,激发“灵感”。如果设置为Jammer的高级功能,也可以得到专业级的音乐效果。因此,它对普通音乐爱好者或专业音乐工作者来说都是效率很高的音乐创编工具。
Jammer Pro也有局限性。例如它没有音频功能;不能录音混缩;不支持各类插件;除了MIDI与自动编曲外,其他方面的功能相对比较单纯和薄弱。
使用Jammer Pro创编乐曲,应发挥它的自动伴奏功能。若忽略自动编曲功能,将软件视为一款标准MIDI编辑软件(如Cakewalk Sonar等),从而以传统的创作与制作模式进行创编,则适得其反。因为Jammer Pro在传统和标准音序器软件方面的功能较为薄弱。
购买记录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浏览历史
-
扬声器和传声器... ¥30
商品评论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请在这里发表你的评论